
富士康这个名字,在整个中国都是耳熟能详的,虽然富士康的发展过程中,苹果的 iPhone订单功不可没,但更多的,却是因为内地劳动力丰富、价格低廉,基础建设完善,再加上政府的支持。但郭台铭认为,多年以来,富士康都是在为我们的内地同胞“赏饭”。
富士康向印度市场出售了3千亿的产能,但情况却越来越糟糕,到了2023年一季度,富士康的净利润下降了56%,而在第二季度,它的收入更是暴跌了30%。
作为苹果公司的“御用工厂”,富士康一直以来都是靠着苹果公司的订单吃饭,但自从立讯精密和其他国产品牌的崛起之后,它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“小甜甜”变成了“牛夫人”。
更重要的是,随着华为的强势归来,苹果的 iPhone销售受到了沉重的打击,这对于富士康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,因为它对苹果的订单非常依赖,甚至有可能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。
在这种情况下,忽然爆出郭台铭最近几次造访华为,显然是想让任正非将华为的Mate60系列产品委托给富士康。从效率和良率上来看,富士康确实有这个能力。
而且,Mate60系列从发售以来就处于缺货状态,网上有大量的网民在排队抢购,而线下的话,除非涨价,否则是没办法预定的。而现在,有了富士康的帮助,华为的销售,将会更上一层楼。这似乎是一件双赢的事情。
然而,这一结果也许会令郭台铭感到失望,因为华为在短时间内,不会再向富士康伸出“橄榄枝”。首先,富士康曾经和华为有过合作,但是最后却以失败告终。
华为凭借世界第一款5 nm的麒麟芯片,以及自主研发的5 G基带,在中国大陆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一举占领了中国大陆的一半以上,而苹果的市场份额也被压缩到了不到8%,逼得库克先生不得不从富士康那里砍掉27%的订单。
富士康曾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裁员以保护自己。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华为出手相助,给富士康带来了170亿的巨额订单,总算是稳住了局面。
可谁曾想,在美国对华为进行制裁时,富士康却是“帮着外人”,在老美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,郭台铭主动停止了华为的生产,这种“背刺”,让华为猝不及防。
华为历经三年不懈的努力,最终冲破了西方的封锁,当郭台铭发现Mate60在高端机领域完全压倒了苹果iPhone15之后,富士康更是前来“跪求”,这样的“墙头草”,是绝对不能让人相信的。
其次,华为并没有像苹果那样走全球路线,而是走上了“去美化”的道路,而Mate60系列手机的大部分关键部件与技术,都是秘密生产的。华为这样做的目的,只是为了防止美国对其进行第二次制裁。
考虑到郭台铭对老美的讨好,如果富士康成为了华为的代工企业,并且掌握了相关的供应链,很有可能会将这份“投名状”交给拜登的团队“邀功”,到时候华为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。
“吃饭砸锅”从来都是有代价的,郭台铭这时候想回头,把希望寄托在华为的订单上,实在太可笑了。富士康现在的处境,只能说是自作自受,只能说他们自求多福了。大家觉得呢?
